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

2016 All New VIOS & YARIS 試駕體驗會(Mobile01)


2016 All New VIOS & YARIS 試駕體驗會



<試駕車款>
YARIS 豪華+
1496cc直列四缸自然進氣引擎(2NR-FE Dual VVT-i)
馬力107ps/6000rpm、扭力14.3kgm/4200rpm
CVT模擬七速手自排變速箱
FF

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

2016 Mazda CX-3 Skyactiv-G 汽油版試駕體驗

最近終於有機會去試駕Mazda CX-3,試駕車款2.0自然進氣汽油引擎,CX-3外觀真的非常搶眼,魂動紅的顏色真的漂亮又熱血,頭燈為LED配置,氣派又緊緻的車體,耀動感強烈的線條,感覺Mazda的設計能力真的愈來愈強,產品力十足。

CX-3內裝部分並不輸Mazda 3,仍然動感新穎,組裝質感優秀,內飾雖不算豪華,但整體感覺讓人舒服,座椅部分較軟,設定應該是向舒適性靠攏,這點沒話說。

但後座沒有設定出風口,夏季後座長途乘坐可能會太熱,另外後座空間稍小是另一個缺點,不過這種設定為都會小休旅的空間(車長不到4.3米),所以預期不會有太令人驚艷的感覺,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麼好挑剔了。













實際試駕走了一段市區及彎道,感覺懸吊Q中帶軟,變速箱換檔還算順暢,但加速時會感覺引擎室聲浪較大,業代說是原廠刻意設定,讓駕馭者能感受駕馭樂趣,個人感覺是還可以。不過以2.0汽油引擎來說,CX-3在起步時還蠻輕快有力,深踩油門超車時動力也還足夠,如果覺得還不夠可以再切換到sport模式,讓轉速提升並延遲換檔以提升動力。彎道支撐性也還不錯,硬朗的懸吊發揮抑制側傾的能力,有歐系底盤的感覺,整體操控表現還算不錯。

CX-3作為小家庭或代步車算是不錯的選擇,業代表示車價部分目前不管現金或貸款都是只能折15,000,導航選配要一萬,這導航只是買一張SD卡,而且原廠設定只能在同一輛使用,如果拿到另一台使用就會被鎖卡,要解鎖就要再花一萬元(業代表示有實際試過所以)。至於1.5柴油款我就沒試了,業代跟我說只差在引擎,扭力較大一點但馬力小很多,跑山路會比較有力,跑高速會因為先天轉速域限制而比較吃虧,但真的比較省油(汽油16km/l、柴油22km/l)。

<試駕車款>
 CX-3 Skyactiv-G
1998cc直列四缸引擎(缸內直噴)
馬力156ps/6000rpm、扭力20.8kgm/2800rpm
六速手自排變速箱
FF

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

2016 Subaru LEVORG 1.6GT-S 試駕體驗

LEVORG是Subaru 2015年底最新發表的Wagon車款,車頭外觀很具侵略性與跑格,頭燈為LED配置,引擎蓋上有很大的進氣口,襯托雙邊單出尾管,讓車體外型有更霸氣的車格,很具跑格化。




前後座乘坐空間很寬敞,皮質座椅設定軟硬適中,包覆感不錯,軟質塑膠與鍍鉻飾板也配置得宜,不再使用環保材質,整體營造的科技感非常濃厚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後座沒有配置冷氣出風口,這是稍微令人可惜的地方。



這次試駕車款為1.6GT-S頂級車款,配置1600cc渦輪增壓水平對臥引擎,帳面數據為170匹馬力及25.5kgm扭力,搭配CVT變速箱及模擬六速手自排(附換檔撥片),還有Subaru引以為傲的AWD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系統。另配有座椅加熱、電子手煞車、定速系統、上坡輔助系統等便利系統,以這價位來講真的很超值。




試駕路線是走東西向高速公路,實際在起步時很輕快順暢(使用I模式),稍微深踩時就會明顯感受增壓帶出的動力提升,切換到S模式後引擎轉速明顯提升,油門反應更加積極,動力回饋也更為直接迅速,I模式比較適用一般道路駕駛,S模式則用於超車或山區駕駛比較適用,但也勢必會增加油耗。

這顆CVT變速箱真的很聰明,因扭力在1800轉即可全部釋放,除了換檔過程順暢之外,也能感受引擎強勁的輸出及動力。如切換手排模式時,雖然是六速模擬換檔,但仍可明顯感受檔位升降頓挫感,完全沒有傳統CVT那種笨笨無感的換檔(如NISSAN、TOYOTA及Lexus)。

車體懸吊硬朗中帶Q,在高速過彎時感覺更明顯,很有歐系車的駕馭感,加上AWD的輔助,過彎很穩定。因為沒有實際於山路測試,不知道這顆變速箱的表現如何,由於CVT仍有先天的限制,山區行駛仍無法過於激烈操駕,反而平順安全行駛才是其主要訴求。

安全配備部分也是非常到位,七顆氣囊包含完整主被動安全配備、胎壓偵測、車身動態穩定及循跡防滑都是標準配備,駕駛者可在中控螢幕看到豐富的行車數據,包含少見的渦輪增壓值及AWD動力分配狀況等。

LEVORG 1.6GT-S 2016年式開價128萬,業代說只能折價三萬,選配六合一導航影音要加29,000,這款車CP值還真的不錯,保養也不貴,缺點只能說總代理後勤保修能力較差,部分技術根本不到位,這點在買車時要多打聽與考慮。

<試駕車款>
LEVORG 1.6GT-S
1600cc四缸水平對臥渦輪增壓引擎(缸內直噴)
馬力170hp/4800rpm、扭力25.5kgm/1800rpm
CVT附模擬六速手自排變速箱
AWD對稱式全時四輪傳動

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

2015 Peugeot 208 1.2 試駕體驗

這次是我第一次接觸 Peugeot 車款,抱著對於208的好奇心已經好一段時間,趁這次總代理安排試駕活動立馬給他報名。這次試駕車款是2015最新發表的1.2三缸渦輪增壓引擎,這款車總代理引進兩種車型,分別是三門及五門掀背車型,兩者的車身軸距相同,馬力與扭力也相同。業代提供給我的是五門車款,展間另有一輛三門消光灰車款,說真的外型還真是不錯看。

這次試駕路線包含高速公路、一般道路及山路,可說完整體驗了208在底盤及操控方面的優秀表現。由於原先對208並沒有預期的高期待,馬力數據雖僅110hp,但卻有高達20.9kgm的扭力,而且1500rpm就可以全數輸出,搭配208身車約1100公斤,行駛過程反而變的更輕快好掌握。

雖然滿載四人,在動力及加速部分並不會出現疲弱感,在優異的扭力帶動下,動力輸出仍餘刃有餘,高速底盤穩定性很不錯,表現可圈可點。

一般道路行駛也很順手,前檔風玻璃視野廣闊,幾乎沒有A柱死角可言,行車安全性提高許多。而在市區塞車狀況下反應也很靈敏,換用六速手自排後,換檔也更加平順,真的是一輛適合代步與玩樂的車款。

業代帶我們試了一段山路,測試上坡與彎道駕駛,上坡加速感覺不會太費力,如果開啟Sport模式拉高轉速,反應會更積極,但不會感覺太暴力,高速過彎的支撐與穩定性也很不錯,這一代208果然又更精進了。

最後,我覺得208是一輛CP值不錯的車款,適合代步與玩樂使用,以進口車價格帶來說,88萬就可以買到,加上主被動安全完備及稅金優勢,連我自己都有些被吸引(當然我比較喜歡三門消光灰車款)。

不過還是有一些小缺點,中央操控螢幕訊息都還是英文,這一點需要再加油,希望有一天可具有中文介面,產品競爭一定會提高許多。









<試駕車款>
Peugeot 208 1.2L PureTech EAT6 Allure
1199cc 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
馬力110bhp/5500rpm、扭力20.9kgm/1500rpm
六速手自排
FF

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2015 Lexus IS200t 試駕體驗

這次之所以會突然安排試駕Lexus車款,主要也是因為最近推出的IS200t渦輪增壓的後驅車款,由於媒體試駕報導及試駕文均大力推崇這輛車,吸引我不得不給他試駕一下,看看到底是否有如符合媒體的高評價。
當天由於剛好碰到New RX店頭發表,展間突然擠進不少看車的消費者,等了一會之後終於安排到試駕了,我們拿到的車型是F-Spot旗艦版本,外觀非常有殺氣,車身線條流線且霸氣,內裝與安全配備都非常豐富,真的等不及要快點上路了。
雖然是2.0的渦輪引擎,但實際上引擎啟動的震動很小,維持Lexus一貫的引擎寧靜感與安定性,搭配最新的八速手自排變速箱。在Normal模式低速起步後,先感覺換檔具有CVT的平順感,油門踩深一些後,感覺加速力道是偏向緩和調性,實在感覺不出來動力有超過200匹,扭力部分也是線性和緩增加,突然拉高轉速時也感受不到強勁的動力反應,深踩油門後取而代之的是和緩線性的加速,我認為應該是節能考量。
這現象在換成Sport模式後還是感覺變化不大,直到換成手排模式並強迫降檔換取更大扭力時,才會發現引擎有較大動力湧現,但還是不會給你強烈貼背感。回想不久之前曾經開過相同馬力與扭力設定的BMW 28i引擎系列,其優秀的增壓引擎與變速箱搭配,可極迅速輸出強勁動力,激烈操控過程中充分展現其優秀的駕馭感受,兩者動力配置雖相同,但實際表現差距非常大。
IS200t的調性比較偏向中性均衡,並不適合過度激烈操駕,但底盤懸吊確實有不小的進步,懸吊稍硬但又帶點Q,強化了底盤支撐性,至於後驅車應有的感受也感覺不出來,IS200t絕對不是一輛性能車,但絕對適合一般用路人代步車款。
結論是,這是一輛多方面都很均衡的車款,但不要過度期望IS200t會帶來強勁的加速動力與操控性能,有些媒體會過於誇大IS200t的表現,Lexus與TOYOTA的調性還是比較接近,建議自己去展間試車才有最真實的心得。



<試駕車款>
Lexus IS200t F-Sport
1998cc 渦輪增壓引擎(此為BMW釋出的舊款引擎)
馬力245hp/5800rpm、扭力35.7kgm/1650rpm
八速手自排變速箱
FR

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2015 Audi A6、Q5 試駕體驗

這是我第一次試駕Audi,選擇的車款是最新改款New A6 35TFSI及Q5 40TFSI的汽油車款,試駕前一直懷抱著好奇心,不知與雙B會有多大差異。

首先試駕的是A6 35 TFSI,引擎是1.8T渦輪增壓,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,馬力有190hp,帳面數據看來不差。不過實際試駕時,並未有特別驚艷的感受,跑了一趟東西向高速公路,這顆引擎與變速箱搭配有很平順線性的行駛路感,推動車身不會有過度暴力或貼背感,底盤穩定性與彎道轉向支撐都還不錯,要大動力的話則要深踩油門才會感受,一般使用絕對足夠,基本上就是一般Sedan的車款調性。
不過A6座椅舒適度不錯,內裝配備細緻度比BMW 5系列甚至更高一籌,整體性價比不錯,尤其是A6這輛所標配的語音與手寫辨識系統非常精準,在講話音量較低或不清楚時還能精確判斷,而手寫板的辨識能力也非常好,潦草的字型也可以很精準的判斷,這代A6在電子系統方面精進不少,螢幕解析度有HD水準,而且完全使用繁體中文系統,字體也很清晰。
業代表示業界盛傳Audi容易吃機油的現象,經過陸續的調校與修正,在2013年後的車款幾乎已經不再有此問題。這輛A6排氣量只有1.8T,擁有稅金優勢,各方面表示也都很均衡。




第二輛試駕的是Q5 40TFSI 2.0T的SUV車款,這輛車有quattro四輪傳動系統,馬力有225hp,搭配新的八速手自排變速箱,實際行駛時大馬力與扭力的優勢展現無疑,加速也較有感,底盤表現也不錯,過彎側傾抑制優異,加上四輪傳動輔助,行駛路感相當安定,表現出相當紮實的行路感受。
內裝質感還不錯,科技感依舊,但電子系統還是沿用舊系統,而非目前New A6配備的新系統,這是唯一感覺可惜的地方。



<試駕車款>
Audi A6 Sedan 35TFSI
1798cc 渦輪增壓引擎
馬力190hp/4200rpm、扭力32.7kgm/1400rpm
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
FF

<試駕車款>
Audi Q5 40TFSI
1984cc 渦輪增壓引擎
馬力225hp/4500rpm、扭力35.7kgm/1500rpm
八速手自排變速箱
AWD

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

2015 高雄德冠賓士參訪 & Benz B200 & GLA180 試駕體驗

有幸獲得邀約至高雄德冠賓士參觀及試駕,這家號稱是目前台灣最大的旗艦展示中心(桃園的旗艦展示中心後續將取而代之成為全國最大),Benz將主要車款放在一樓主要空間,二樓則展示高階的AMG車系,展現非常大器的格局與氣度。







當天試駕了B200與GLA180兩輛車,雖然這兩款不算是高階或高價位車款,但在車室內裝氛圍及豪華度都很不錯,唯一不習慣的就是排檔在方向機旁,雖說這並不是什麼問題,但對家裡的太座來說就是無法接受。
B200是一輛中型MPV車款的五門掀背車,馬力約156hp。而GLA180車款則屬於跨界五門休旅車款,外型比較年輕前衛,馬力約122hp。變速箱都是採使用DCT七速雙離器自手排變速箱。中控的六吋螢幕邊框實在太「粗壯」,這部分影響整個車室感覺。另外,兩輛車都沒有後座出風口,這也是有一些扣分。
實際試駕過程,車輛起步還算輕快,變速箱換檔過程也算順暢,但感覺加速感較差,動力要在轉速拉高時才會湧現,所以會有些感覺車輛拖不太動,不過行車穩定性很不錯,這似乎是賓士對這類前驅車款的固定調性,總是維持Benz的一貫紳士風格,這與BMW著重駕馭體驗的精神大異其趣。













Benz B200與同為前驅設定的BMW 2AT比較,BMW在整體行駛路感還是較優,甚至不會有前驅的感覺,相較之下2AT整體表現還是比較優異。不過B200經過小改之後還是優於上一代車款,進步不小。至於GLA除了外觀較為年輕化、車格流線及內裝豪華之外,在整體的CP值上就相對比較低了。

<試駕車款>
B Class 200汽油版
1595cc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
馬力156hp/5300rpm、扭力25.5kgm/1250rpm
七速自手排雙離器變速箱
FF

<試駕車款>
GLA180汽油版
1595cc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
馬力122hp/5000rpm、扭力20.4kgm/1250rpm
七速自手排雙離器變速箱
FF